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修真小筑 > 第三十六章 有所思

第三十六章 有所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曹云待杨子程吃饱早饭后,便领着他回到“丹玉斋”。
一进店内,杨半仙便不住地啧啧赞赏此间装修环境。曹云指着店内休息区旁一处空地,对杨子程说道:“今后,你便把挂摊把这里如何?我到时给你在这放一张大桌,这样一来,我这家店看着就不会空荡荡了。”

曹云又指着休息区后侧一间门说道:“那里算是我的办公室,也是会客室……另一间是卫生间。你先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待会我领你去看看住处。”

这时季铁牛从后院走进来,拿着《玉器鉴赏》边走边看,冷不丁抬头瞅见东家回来了,还领着一位老者,便赶忙上前招呼道:“东家您回来啦,这位是……”季铁牛在人前很有分寸,没再称呼曹云为师父,这点令曹云很满意,他觉得这小伙子很知事理,也很稳重,话虽不多,但心里都明白着,性子也算平和,看来自己多教他些武技倒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自己这一身本事不能带到棺材里去,总归要找个传人才是。

为两人彼此介绍后,曹云又领着杨子程来到店后的大院内,指着院墙两侧的石屋说道:“这里有六间房子,其中两间本打算当做客房,所以我头些日子装修主屋时顺带也给修缮了一遍,直接就能住人,你去挑挑看,看中那间就住那间。”

杨子程深深地看了曹云一眼,他知道曹云从早上以来说的那些大抵都是幌子,应是见自己目前如此落魄,有心救助罢了。回想到这些年来,自己也不知见了多少人情冷暖,越发觉得曹云与他师父一般实乃心地良善之人,杨子程心里感激之情无法言喻,只得诺诺说着:“没关系,没关系!我老头子有个住地方就行,不挑剔的。”

曹云哈哈一笑,拉着他来到自己最满意的西侧一间石屋。屋内窗明几净,墙壁粉刷的雪白,面积虽不算大,但一切收拾得都很整齐。房内有一张大双人床,靠窗位置是一方书桌连带两把木椅,靠里些有一个壁橱式大衣柜,门附近还有个洗手台。曹云环视了一周,又用指头敲了敲墙,然后说道:“这几间房子都是空心砖筑成,内里有夹板,隔寒隔潮,住人最是舒服不过。唯一的缺憾就是当初因为地方小,所以没安置卫生间,过几天我再找施工队过来,靠门位置那里,到时候划隔一小块地方出来就行了。”

杨子程闻言连忙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这里已经很不错了,大大超出我的意料啊!这哪是你说的‘陋居’,我看许多三星宾馆也比不上吗!没有卫生间没关系,店里不是有吗,也没几步路的功夫;再说这还有洗手台,能洗把脸就够啦!”

曹云笑了笑,说道:“看看再说吧,不管怎样以后这几间我会重新装饰一遍。你满意就好,今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你就稳稳当当地住着,有什么事就对我讲,千万别客气……”曹云嘴里说着,眼睛望着窗外,有些出神,心中不由想到:“师父……您生前便想留住杨老,如今徒儿业已给他安排好了,也算了却您一个遗愿……”

两人又聊了一阵,然后曹云叫来季铁牛,给他拿了些钱,然后告诉他上午先不开张了,让铁牛领着杨子程去镇上浴池好好洗个澡,再修剪下头发胡子,顺带买几套新衣服。交代完这些事后,曹云又再次出门,直奔新月镇末端的后山而去。

……………………

新月镇之末的山区,被当地人称作后山,此时节,春光正好,万物复苏,花艳草青,尽染满山;远方青山如黛,山峦叠嶂,一座接连一座的小山绵延不绝,直至天际。

曹云从新月镇出来后,走了约莫两里地便来到后山近前,在此处有一条干枯的涧道,以前的岁月里,这条涧道承载着山里排下来的雨水,不过已经干涸许多年了。顺着涧道便可直入山区,这处也是药农经常入山采药时的路径。

涧道初始时很宽阔,不过七扭八拐,接连绕过几座不大的青山后,在一座光秃秃的小山附近绕了个圈,然后拐进山区深处。曹云刚刚走到这里,他望着这座秃山,心里再次犹疑起来。

这座小山,从新月镇那边就可以望见其一角,要说此山也不算寸草不生,只不过野草长得稀稀拉拉,山上树木也不似其他山头那般多,仅有几株半死不活的老松虬柏扎根其上,而枯死的小树林倒比比皆是,再加上到处裸露的山石、赤土,入眼当真是一片萧瑟荒凉,与四周绿意盎然的景致比起来,反差委实巨大。

天知道这座小山怎会生成这般模样!山上植物的颜色也怪,阴蒙蒙、灰滔滔,一片死气沉沉。本来曹云从家中望山观景时是一件十分风雅享受之事,却偏偏被这处露头的“死山”坏了兴致,当真令人不爽。

这座山谁也不说清到底为何会如此模样,千鹤村中年岁最大的老人们说,他们小时候山就是这样。以前曹云还曾认为这山中或许生有某些奇物,赵凯忠对此也不可置否,师徒俩人当年没少在这处寻觅,结果一无所获,时间久了,曹云便也失去搜宝的兴致。

虽说如此,但此地好好的风景就因这座狗啃头似的小山给坏了,总归令人遗憾。曹云看了半晌,最后摇摇头,便向山区深处走去。

他今天入山的主要目的就是采药。上次去“净枝会所”,曹云没能购到炼制“玉枢丹”所需的上好灵芝,而目前市面上卖的灵芝,劣品、假货居多,所以他只得进深山里碰碰运气。除此之外,他也打算再挖取一些常用药材,然后拿到丹玉斋后院里培植,例如黄芪、茯苓、首乌之类的,这些药草都属于配药时的主药或药引,比较贵重,而主药药性不足的话会降低整副方子的药效,曹云信不过外面卖的,这才打算自己种植一些。因为他虽已落户在新月镇,但偶尔千鹤村的村民还会来找他看病,所以必须备一些常用药材。至于其他普通药草,倒是可以在镇上中药铺购买。另外,曹云还打算炼几副培体的汤剂,待过一阵给季铁牛和扬子程服用,专用于养元并改善体质。眼下季铁牛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曹云半个徒弟,只是早过了练气年龄,但习武不练内功不仅白练,反而会对身体产生相当恶劣的副作用,曹云只得先给他慢慢调理,逐渐疏通一些经络,然后才能教授他正统内功。而对扬子程来说,这老家伙才五十多岁,就看起来跟七十多似的,体内元气早已涣散殆尽,极度衰败,若不是细心调养的话,只怕他根本挺不了几年。所谓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既然已把老神棍接来住,就彻底给他养养身子。

不过无论是炼制“玉枢丹”还是给人培体,眼下曹云手头是一根药草都没,所以必须得先采一些备用。

………………

顺着涧道,曹云约莫走了有一个来小时,此时涧道已渐渐窄小起来,再往前不远就快到头了。眼前这地界还不算山区深处,但早已不见人踪。曹云四下里瞅了瞅,见确实没有采药人在附近,于是一提气,脚下发力,蹭地便顺着旁边一座小山窜了上去。宛若灵猴一般,三五下就来到半山腰一处悬崖位置。此时曹云不仅余势不止,反而越发迅疾起来,就见他极速奔跑几步,猛然间高高跃起,直接蹦到一株探出悬崖的老松之上,身形下沉之际,曹云脚下再次发力,狠狠踹在老松一枝粗杈上,震得整株树一阵乱颤,而曹云借着这一脚之力,身形再次拔高,翩然而起,全部身躯极尽舒展开来,仿若大鹏展翅,便从悬崖上飞了出去。

这一幕若是让旁人见到,保不准心脏都得吓蹦出来,而曹云非但没有一丝慌张,看那半空中如云雀翱翔的身姿,好像很是享受的模样。

如同一叶飘落,曹云的身形最终抵不过地心引力,开始飘荡下沉,就在其飞落之势越来越快时,他已然飘落到另一株老树上,随即脚下一点,整个人横飞出去,再落地时,便已到了另一座小山的山脚处。

此时间,原来曹云走过的那条涧道早已不见,山间再无坦途可循,而前方的山势却渐渐高耸挺拔起来。这里人烟罕至,曹云也不怕惊世骇俗,身法施展开来,连纵带跃便飞窜上山,同时也根本不必去寻那下山之路,而是直接从山巅飞下,脚踩树枝就是一个起落,手探藤蔓便是一次荡跃,如此敏捷矫健之轻功,恐怕那山中老猴也只能望而兴叹。

起起落落之中,曹云不见一丝停顿,身形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羚羊挂角般无迹可寻;整个人飞跃山间时仿若行云流水,轻松自然;又如天马行空,写意畅快!这种能够毫无拘束施展全部身法的状态,令曹云无比享受,他甚至有种想要长啸的冲动。这当真是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的最佳写照!

接连不停的攀爬纵越中,曹云的神情专注而又惬意,当再次从数十米之高的山峰顶上飞跃而出时,他不由得思索起一个曾困惑多年的问题:轻功为何会有如此效用?或者说,内功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所谓轻功,也就是轻身术,大体上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世俗之人看来,轻功就是增加武者的运动速度,提高纵越高度;而第二点,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轻身”!

第一点比较好理解。其基础本质与内家拳的发力方式几乎相同,讲究的是爆发力,在极短时间内使得武者可以爆发出超强的脚力,就如方才曹云第一次从老松之上跃出时,为了飞纵得更远,他脚底瞬间爆发出的力量令得那株两抱粗的大树整根都颤悠起来,力道大得惊人!

而第二点则比较令人费解了,甚至一直被外界人认为是无稽之谈。还拿方才曹云的动作为例:他从悬崖上飞出,跌落大约二三十米的高度,然后又踩踏在另一株大树的枝杈后再次进行下一次纵越。那条枝杈不算太粗,约莫小腿粗细,按照常识,从如此高的地方跳落,那种树枝是无论如何也承受不住曹云的巨大惯性以及体重之和。可他却偏偏做到了!难道说,是自己的体重在飞落树枝上的时候已经消失了一部分?曹云正是对此疑惑不解。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曹云开始琢磨起自己使用轻功时的运气方式。在施展轻身术时,曹云是从丹田提气,经任转督,而后转走足三阴经,真气归肺经,再入任脉,最后由任至丹田,完成一个循环。曹云不知道他这种行气方式是否与其他练习轻功的人是否相同,反正当年赵凯忠便是如此教授的,他也一直照此练习。照着此种行气方式,所产生的效果就是,曹云飞跃在空中时的体重确实减轻了,莫名其妙的很!

曹云自幼没上过学,为了弥补这个缺憾,他有闲暇功夫时,便会经常自修一些买来的各种教材,而最近他对物理有些着迷。他知道按照现代科学上的解释,支配着世间万物的的“力”总共有四种,分别是电磁力、强、弱相互作用力,最后一种是万有引力。他的身体所产生的重量便是受万有引力的影响而引致的重力。若按照物理书上的解释,地球的质量不会变化,他自身的质量也不会变化,这两者间产生的引力也不会发生变化,那为何按照轻身术的运气方式行功时却会产生如此怪异违反常识的效果?曹云百思不得其解。

最终他又把思索的焦点回归到真气上。以前赵凯忠为他讲解内功功法时说过,真气乃是真元之气,存于脉络之中,分有两种,一是后天真气,另一是先天真气,而先天真气只有进入先天境界时才可在体内产生。这两种真气具体有什么分别曹云当然不清楚,照他看来,先天真气无非就是比后天真气更精纯更浑厚罢了,至于到底如何,这师徒俩人却只能大眼瞪小眼,徒奈无解。曹云年纪轻轻便已打通任督二脉,达到后天极致的境地,赵凯忠说这是因为曹云天资甚好,根骨奇佳的缘故,通俗点解释就是曹云体内的经络比起其他人而言,没有微弱到甚至闭塞的糟糕程度,比较容易打通罢了,再加上曹云练功时心无旁骛,神智异常纯一,几乎没有过燥乱时刻,所以才能如此轻易练就到目前的地步。但真气到底是什么?曹云翻遍典籍也没有找到过明确的解释,反正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气”,这点他倒是很肯定,谁身体里有“气”来回游走的话,不死翘翘才怪!

曹云还有另一个疑惑,那就是经络到底是个啥玩意?他常年练气行功,对于自身体内的经脉与真气运转已是熟的不能再熟,可细一想想,经络这东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竟没有任何一个科学上的合理解释,解剖学也一再证明,人体内根本无法发现任何经络存在的痕迹,这种存于华夏大地几千年之久的共识,至黄帝时期起始,在今天却已被某些人划归于封建糟粕。当然,对于某些人的“一棍子全部打死”的言论,曹云非常不以为然,毕竟他自己就是个最好的例子,但他也非常相信近代的实践科学,既然解剖学无法发觉到经络,那就说明经络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存于人体之内,而正因为有了经络,体内真气才可以按照规律运转;既然经络一物无法被现代科学手段所发觉,那么真气也必然更加无法被人所了解。对于此种现象,也许《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一句话才可勉强称得上是解释:恬惔虚无,真气从之。

无论如何,曹云知道他很可能一生都无法了解事实的真相,修行练气这么多年,却连自己练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这点让他心内有种非常不甘的情绪,但他也明白,就算是其他修真之人也未必能够解答他的疑问,无论那个修真门派,其修行方式都是一代一代传承而来,大家只知道按照本门典籍该如此修行,却没人清楚为何照本宣科便能修为日渐深厚,甚至最终飞升成仙。也许这就叫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吧。

道学实在太深奥晦涩了,有几人能真正从中得知真理?正是这种缘故,才使得曹云逐渐产生了接触现代自然科学的意愿,他想通过别的方式,看看是否能合理清晰解答自己迷惑很久的疑问。只不过,限于他目前的学识,曹云反而觉得越发困惑了,这点委实令他头疼不已。

不过他至少清楚到一点,那就是他身体重量的突然减轻必然与自身体内的真气运转有关,但这两者之间究竟如何产生作用,却是一个让曹云思索到直撞墙的问题。

“真气会影响到万有引力吗?真气可以使我爆发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力量,或许,真气本身就是一种能量,一种人类目前还未给其科学定义的能量?可能如此吧,所以真气才会对万有引力产生某种特殊作用……那么,万有引力的本质又是什么?我的无量天尊妈妈咪呀!这得想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