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架空历史>悲歌当泣 > 最初的相遇:二(王猛与张茧的故事)

最初的相遇:二(王猛与张茧的故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树不子的未来
当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小王猛被饿得醒了。Www.睁眼看着屋里没了旁人,这才想起那男人在临睡前嘱咐过,说第二日清晨要出门,要他就老实呆着哪儿也别去。他从那草床上爬起来,在屋里转着圈又开始琢磨着到底是跑还是不跑。

跑吧,能跑到哪儿去呢?昨天饿了一天,又惊又吓的,原本赖以糊口的畚箕也弄丢了。不跑吧,那男人奇奇怪怪、不知所云,再加上这破烂屋子,也不见得就如他所说跟着就有东西吃。

跑,还是不跑,这是个问题啊!

天不知什么时候大亮了,小王猛仍然没拿定注意。这时候张茧却从山下回来了。可喜的是,远远看着,他手里居然裹了东西。小王猛不由隐隐有了几分期盼和紧张,朝张茧的方向跑了几步停下,微踮着脚,整个身子绷得直直的,就像是被人用手捏了脖子的鸭子。

张茧面无表情地走到他跟前,也不招呼,随手扔出一个黑影。小王猛下意识的接住,好烫!刚触手的东西马上落到了地上。原来是吃的——烤得滚烫的地薯。外皮焦黑,香甜四溢。小王猛饿了一天一夜,眼见到手的食物被自己摔得稀烂在地上,顿时红了眼,饿狗扑食一般扑上去,再顾不得烫,和着泥就往嘴里送。

原来这张茧天不亮就得下山去,张罗了些许旧棉絮、小孩衣服和吃食回来。等他收拾好零碎,出来看着小王猛站在原地正舔着自己的指头。张茧摇了摇头,说道:“既然吃完了就跟着我去个地方吧。”小王猛听话点头,却怎么也舍不得把手指从嘴里拿出来,就这么含着跟在后面。

张茧领着王猛走向了山林更深处。他在前面走路极少回头,偶尔嘴里说些含糊的话,但却因是背对着小王猛,就像是在自言自语。他好像很习惯于此。

这是一座荒山,没有人烟,没有大型的野生动物,长了很多不知名的树和野草,当中偶尔也夹杂了些野菜、山菇。这样的环境,是很容易迷失方向的。而在没有方向感的地方,时间也容易变得模糊起来。小王猛不知道走得多久,实在累得不行了忍不住就坐了下来。张茧转身,看他停下也不生气,只是慢腾腾地到他旁边半蹲下,低头认真得看着坐在王猛**下的东西,喃喃说道:“知道你坐的是什么东西吗?”小王猛一听,惊疑不定地从地上弹起来,当真以为坐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等他站起来仔细看清楚了,却忍不住白了张茧一眼。

那是一个矮树桩,最普通不过的那种。它很湿润,靠土的地方长着几个小白蘑菇。王猛撇撇嘴:“就是树桩嘛,这山里到处都是。”说完他顺手挠了挠**。张茧伸出右手,抚摸着树桩上的白蘑菇,却像是对待恋人一般的温柔声音说:“不子②,你以后要叫它不子。”小王猛从来没听说过有人对着树桩叫不子的,不由奇道:“这不叫树桩吗?”

张茧也不看他,站起来慢慢在原地转了一圈,他抬起的右手也顺着自己顺时针转着。“任何一片树林,当中没有任何一棵树是不同的。看似平安地生长,可等到一定的时候,它们总会面临死亡或者中途就人砍掉。”张茧相遇以后第一次直视了王猛的眼睛,继续道:“所有的树,自然死去的或者中途被砍掉的,只有,只有那必定被存留下的才能继续活下去。因为被存留了,所以,它就成了希望,能再活起来的希望……世人都道这世上只有“树桩”,却不知还有注定被存留下来的——不子!”(批注②:“树不子”一词,出自《圣经》。“不”,念dun,三声。英文拼写是Remnant。原词是指树被砍下后剩下的部分,即树桩。比喻在末世的时候,被神拣选必定能存活的百姓,是神的子民,他们不会受到末日的审判,不用跟着撒旦下到地狱里去的。在《圣经》里的这个比喻,是希望、存留之意。此书是借此词暗指在乱世中有重要使命,身负重任的贤人)。

王猛似乎听懂了,又似乎什么都没懂,下意识地“哦”了一下。张茧也不在意,往回去的方向走去。“以后这个树桩就是你的凳子了,你自己搬回去吧。”

就这样,在谁都不曾预料的情况下,因为几个畚箕和一截再普通不过的树桩,王猛的生命被引导着带入了另一个崭新的天地。这就好比是千里马遇到了伯乐,张良遇到了黄石公,看似偶然的的相遇,造就出的,是命运中必然不过的转折。当然,再杰出的将才,再贤明的能人,都是需要时间成长的。王猛就是如此。

这日,王猛终于拜师与张茧。

原因是自前几日“树桩”事件之后,张茧除了照顾日常生活以外,竟然开始教导王猛识书写字。王猛实在受宠若惊。他一个山野小孩,身逢乱世、手无缚鸡之力,能勉强存活本就是难事,当初遇到眼前这怪人,完全是稀里糊涂地跟着。没想到如今他不但不用再饿着肚子四处流浪,甚至有了读书学习的机会。这是多么神奇的际遇?

只见这王猛扑通一声拜倒在地,端端正正的行了三叩九拜之礼:“师父,师父,为师为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一拜礼,这一句话,足见这王猛已与当初在洛阳时有多了大的变化。这也不过也就是数日的光景。

张茧坦然受了师礼,仔细对王猛问道:“小猛,我这里有几个问题,你且仔细思索后答我。我需听你如何作答再决定日后怎样教你。”王猛听罢慎重点头。“我当日在街头与你接触,并非真要买你的畚箕,乃有意为之,这其中缘故我且放下日后再告诉你。现在,我需要你答的话,你仔细听好。我有大、中、小三套习法,小成学时至少三年,中成至少五年,而大成者,少则八年多则一二十年方能领悟。我要问你的便是,你往后想跟着我学习哪种。”

“要学多的。”王猛几乎脱口而出。

“你连学的是什么都不问问?”张茧并不喜欢他的答案。

“刚和老师相遇的时候,我只觉得您是个很怪的人,一点不像要卖畚箕的样子,但还是这么稀里糊涂的就跟着了。直到老师开始教导我学习,我才明白过来原来是遇到了上天派给徒儿的贵人!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福分。我也不敢有别的奢求,只盼着能多跟着老师您几年。”

这到是实话!张茧点头算是默认了他的回答,可仍不觉得满意。

只听这王猛再接再厉说下去:“老师,徒儿的爹娘没教过什么大道理,只是临死前嘱咐过我,哪怕被人欺了也不要干伤天害理的事。在遇到老师以前,我挖过野菜、要过饭,实在饿了难受了也抢过别人的吃的,再伤人的事我就不敢了……徒儿想,跟着老师以后,是再也不会干那些事的了……或许,或许以后还能帮着别人也不干我以前那些事……就像老师现在救了徒儿一样……这样,徒儿就更想跟着您更长的时间了……我也不晓得这样想对不对。”说这些话的时候,王猛一直都是低着头的。他很着急,只盼着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结果却说得结结巴巴的。

张茧听到这里,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他心里想着,罢了罢了,这孩子并无过人天资,实在不是自己心目中的“不子”人选,但还算心地良善,态度也诚恳,以后即使不能有大作为,也绝不会沦为祸害。何况现在非常时期,更需要为以后培养更多的助力,哪儿还能挑三拣四的。

想到此处,他略微放心了些。开口说到:“现下正值乱世,你小小年纪父母双亡,要靠一己之力存活下去实属不易。我当日救你乃在一念之间,如今收你为徒,不求你如何出息,但愿日后能将为师所教尽都发扬出来,为这纷乱的世道中苟活的百姓,出一份自己的心力。”

王猛听得此言,再次慎重跪下,眼中透出几分坚定的光彩。他不聪明,也不油滑事故,更不懂得什么“受人之恩理当涌泉相报”的大道理,他只胜在诚恳——对自己,对周围的一切诚恳。尤其当听到后面‘为世道中苟活的百姓出一份心力’便是感同身受的触动。他潜藏在心底的小小火苗似被激起,终于有了必定要认真活下去的决心。正是这几分决心,让这原本毫无志向可言,每日只求吃饱的贫民孩子有了日后能够“胸怀大志”的根基。

张茧见着王猛眼里的色彩,不觉又踏实了几分。“小猛,这是我最后一次叫你的本名,以后我会用这’不子’之名唤你,我要用它时刻提醒你,你是和旁人不一样的,你不是树桩,你——是‘存留’,你——是‘希望’!”

“是的,老师!”

“你记着,我这大、中、小三习法又称‘三树法’,乃是出自孔圣人的:‘修身’、‘齐家’、‘平天下’三言!‘三树’即是:‘树人’、‘树形’、‘树林’三重成就。虽源于儒学,却又绝不同于常人所知,奥妙就存于那三‘树’意境之中。”

原来,在当时的十六国时期,儒家思想已慢慢被社会大众接受,且逐渐发展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在赵国,石勒、石虎两人都是仰慕儒学、推崇儒学的政权代表。不得不提的是,至春秋时代开始,四书五经就被不同程度的修改,所以儒学在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影响而分出了很多的门派,这其中或断章取义、或标新立异、或旧文新解的大有人在。

要说这张茧言行虽然荒诞怪异,事事有违常理,此刻却又准确提出“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儒学思想来,想也不是什么不学无术、假冒伪劣之辈,可是他提出的“不子”、“存留”、“三树”之说却是闻所未闻的。再加上他素来给人印象都是有些潦倒不得志的世俗小民形象,这实在让人不由为王猛日后的求学之路捏一把汗。

只听这张茧又慢慢细讲下去:“‘修身’,在传统圣学里,主说忠恕之道和三纲五常。简单说来,即是要你明白‘忠’、‘孝’‘仁’、‘义’、‘礼’、‘智’、‘信’这几字,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修身的过程有四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关于修身,历来也有‘廉洁修身’③的说法(批注③:见屈原的《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求沫”)。而为师教你这‘修身’,是以‘树人’立意。它便是这‘三树法’的根基所在。”

“在世为人,先不要求圣,先求做人。既然是做人就要懂得怎么做才算是做得像个人,明白人的身份到底是甚。我收你为徒,先改了名字,就是要让你知道,从此你已与旁人有异。你要从根本上知道,你比普通人有更多需要学习,需要入世,需要救世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不子’!身份决定了一切。如同你是帝王的身份,你就自然能拥有常人没有的权利,但你的身份如果只是乞丐,那么你就只能从事讨乞之事。所以,‘树人’,不只让你学普通世人都懂的伦理之道,更是要让你确信,你就是‘不子’,是已经被预订的,必会有一番成就,必能被存留下来的‘希望’。三年,甚至三年以后的每一天,你必须对你的这个身份充分的确信。信,就是力量,能胜过一切的力量。靠着这力量,你将无所不能!”说到此处,不仅张茧,连王猛都涨红了脸,隐隐激动起来。

“‘齐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已修齐身者,方可齐家。‘家’有大家,也有小家,现我师徒二人可算一‘家’,日后你成家娶妻生子,也算一‘家’。‘家’,非指居所屋舍,乃指关系。‘齐家’,即使要身处这关系中的每个人,和睦相处,少纷争。这是圣学里关于‘齐家’的原意。而我的中法中,则添加了‘树形’之意。用比喻来说,人在此处已不是单独的一棵树桩,而是整棵树的一部分。这‘家’中的每一成员都是树的根、枝、叶!‘齐家’,即是要每个关系中的成员,如整棵大树一样,各行其职,相互配合。比如一个人的肢体,头受了伤,手就去帮忙;手受了伤,脚就去帮忙。尤其遇到天灾**比如现今乱世之时,这‘树形’尤显重要。当末世来临,只有拥有“不子”的‘树’才是在乱世中能存活下来的。因为“根(桩)”存活了下来,树的枝、叶才能有再复苏的一天。所以当你学得入世之后,首先要体会的,便是这‘树形’之理。如何能驱使这关系中的个人能像同一棵的树、枝、叶一般,则是你五年内要学习的内容。”

说到此刻,张茧不由停下来喘口气。而王猛已深深地为老师的话语折服。他由最初小心翼翼的诚恳,逐渐变成了想要在未来大展宏图的期翼。那是一份身为男儿朗的与生俱来的雄心。只是这份雄心因年龄太小,又被生活所迫、见识太低掩盖住了。现在,它得到了最好的契机便悄无声息的生长起来。

张茧此刻随着话题的深入,整个人越发显得神采奕奕:“‘平天下’,解释起来只有两个字:“树林!”——人,生而为‘人’,成了‘人’以后就得成‘材’,成‘材’以后呢?当然要有所建树。这就好比一根小树桩,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然后开花结果,逐渐再由这棵树,发展为一整片树林。如果是以一个国家为比喻,那么,当一个国家的每个人都能像一个真正的‘树’一样生活,没有‘祸害’,大家彼此生活,互相帮助,少纷争,世间自然就少了争夺。而没有了争夺,也就没有战争。那,才是真正的太平天下。”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