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英雄虎胆 > 第八十二章鱼水之情(三)

第八十二章鱼水之情(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小俞庄,顾名思义,这里的大部分住户都姓俞。它是苍山脚下的一个不大的村庄。全村一共几十户人家,两百多口人。
小俞庄的人大部分都没有自己的耕地,平日里他们只能靠租人家的地,给人当佃户过活。说起租地这件事,小俞庄佃户租的地都是一家人家的。这家人家就是小俞庄的大地主,也是远近十里八乡闻名的大财主俞老爷家。

俞家的祖上在清朝曾经出过两个进士,当过几任县令。当时这种事在含山县这种小地方,可以算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了。它的轰动程度,绝不亚于今天的神舟飞船上天。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俞家靠着祖上这几任县令的财富积累,慢慢的就变成了本乡最富裕的人家。中国是个农耕文明的国家,中国人对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不管你是仕农工商中的哪一个阶层,有了钱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买地。因为土地是我们的命根子,有了自己的土地,就有了安身立命的家,就有了繁衍生息的场所,就有了过上美好生活的指望。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经营,到了俞家现在这一辈,土地多的已经几乎快把小俞庄变成一个私人庄园了。从本乡之人经常挂在嘴边教训年轻人的一句话,你就能看出俞家在当地的影响力:“你怎么这么浪费?就是俞老爷家也不敢这么浪费啊。”

老爷这个词非常有意思。一般来讲,老爷应该是雇工称呼雇主,或者佣人称呼家主的专用称呼。可是在农村,这个词可以泛指所有有权、有势、有地位、受人尊敬的人。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中国的农民一直以来就有这样的习惯,喜欢以一个人的职务或职业来称呼对方。譬如:里正就称呼为里正,村长就称呼为村长,既不喊姓也不带名。杀猪的就称呼为张屠夫,打铁的就称呼为李打铁或者李铁匠,过磅的就称呼为王过磅。于是乎这有房有地有钱的主,自然而然的就被所有人称呼为老爷。

现在的俞老爷,也就是俞家的家主叫俞文太,今年已到花甲之年。俞文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俞天佑,今年四十不到。二儿子叫俞天裕,今年三十出头。两个儿子都已结婚生子。俞文太这个人传承了他们家祖辈的特点,为人精于世故,工于心计,非常会打小算盘。为了俞家后继有人,也为了俞家的长远利益,他在自己两个儿子的身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几年前,通过他的运作,他为他的大儿子俞天佑在安徽省行政公署谋得了一个职位,给行政专员赵凤藻当了个贴身秘书。原本他在去年想再帮二儿子谋一份像样的差事,可没料到中日战争爆发了。继九一八之后,小日本吞掉了东三省不算,还侵占了华北。徐州会战失利后,一转眼国民政府就丢失了半个中国。这一系列的变化,让俞文太感到了时局的凶险。经过一番慎重思考之后,他毅然决定将老二俞天裕送到了南京,投靠了梁鸿志的维新政府。这样一来,俞家等于两边都下了注。不管中日之间最终谁获胜,对他俞家来说都不会有任何损失。这一招俞文太算是把他的小算盘运用到了一种至高境界!你不得不佩服他的心计,连这种办法都他奶奶滴想的出来。

此刻,俞大老爷俞文太正坐在自己书房内的红木镂花太师椅上,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边圆框的老花镜,仔细的阅读手上的一封信。这封信是他的二儿子俞天裕写来的,上面主要写了一些现今的战争形势。俞天裕在信里着重渲染了一番大日本帝国武力是如何的昌盛,帝国的军队是如何的势不可挡。接着又说到如今的武汉战役已经打响,现在皇军几路大军都是势如破竹,直捣军事重镇武汉,拿下武汉早已是弹指之间的事儿了。国民政府已然知道事不可为,早已将陪都迁到了山城重庆。据南京陆军本部收到的消息称,一旦武汉失守,重庆已成国民政府最后一道屏障,老蒋现在已经在考虑如果实在不行,是否退入新疆或者苏联,建立流亡政府。在此形势下,俞天裕劝父亲俞文太早作打算,不要再让大哥俞天佑再在国民政府里做事了。一旦重庆政府支撑不住,俞天佑跟着赵凤藻只能做一个流寇,那样的话下场会很悲惨的。与其将来国民政府被消灭之后俞天佑再投降,还不如趁现在形势没有完全有明朗之际,让俞天佑立即向日本人投诚。这样俞天佑还可以利用对行政公署内部情况的了解,多立一些功劳。只要到时候日本人一高兴,俞天佑说不定因祸得福也为可知啊!

这封信俞文太从昨天收到起,已经看了五遍了。对他来讲,此刻又到了一个家族事业重大抉择的关键时候。他认为他二儿子俞天裕说的是有道理的。按照现在这个形势发展下去,他认为国民政府真的未必就能坚持的下去。日本人是那么好对付的?要是好对付的话,中国也不会让人家占去一半了。他现在非常的担心!他倒不是为国家的前途担心,那些事情自然有该操心的人操心,不需要他上赶着跟在后面瞎起劲儿。他担心的是自己的大儿子俞天佑。作为一个父亲,他当然担心自己儿子的安危。如果形势真的如俞天裕说的那样发展下去,现在让俞天佑趁早投靠日本人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起码能保住大儿子的身家性命!但如此一来的话,那以前在俞天佑身上的投资那就算全白费了。这点作为一个投资方来讲,他是有点不愿意的。至少在没见到最后胜负的时候他还不死心。万一情况没有想象当中的这么严重呢?万一国民政府支持了下来,变成维持现状呢?这些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如果要是那样的话,他现在让大儿子投靠日本人,不就变成了件非常不划算的事情了吗?作为一个投资人来讲,没人愿意把自己吊死在一棵树上。万一哪天这棵树倒了,那他们家岂不是也要跟着玩完!

“老爷!”书房门外有人轻轻的喊了一声。

“谁呀?是俞安吧!进来吧。”俞文太听出来是管家俞安的声音,于是放下手中的信,让俞安进来。

“吱呀!”一声,书房的门被推开了。一个年约五十开外的男子走了进来。他正是俞府的管家,也是俞文太的心腹,俞安。

“老爷,小的来回禀您一声,前两天您让我办的那件事儿,我已经找人去办了。”俞安来到俞文太跟前,小声的说道。

“让你办的事儿?什么事儿啊?”俞文太年龄大了,再加上最近的烦心事儿又比较多,所以一时想不起来俞安指的是哪件事。

“就是前几天大少爷来信说的那件事儿…………您忘了?就是**的那件事儿。”俞安提醒道。

“噢!是那件事儿啊。你快说说,你是怎么办的?”俞文太在俞安的提醒下,一下子想起来是什么事儿了。

“我找了个人去办这件事儿,刚才他派人传话来了,说已经把那个共党的一个要人给抓起来了。”

“啊?怎么能这么办事儿呢?俞安,你好糊涂啊。你这样做,就是摆明了我们跟共党撕破脸皮,这对我们能有什么好处?你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我一再的嘱咐你,做事情要稳重稳重,不要太冲动。要知道我们虽然不愿意让共党留在这里,可共党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手里有人有枪,一旦要是闹起来,对我们未必有利,你知道吗?”听了俞安的话,俞文太立即变的焦急不安起来。

“老爷,您别急啊!我还没说找谁办这件事呢?我要是说出来,您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俞安神秘兮兮的对俞文太说道。

“你找的谁呀?”俞文太不解的问道。

“我找的是…………俞天祥。”俞安靠近俞文太耳边轻声的说道。

俞文太一听“俞天祥”三个字,顿时眼睛一亮,立即明白了俞安打的是什么主意,“好!俞安,聪明!这事办的漂亮。让他出面,这事不管办成什么样,都和我们俞家没有任何关系。好!俞安,你为我们俞家立了一大功。不过,你要记着,告诉俞天祥,吓唬吓唬他们就行,千万千万别让他把人伤了,要不然不好收场。”

“老爷,怎么收场是他自己的事儿,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你这是什么话?现在这事跟我们没关系,可万一这小子把事闹大了,还能跟咱们没关系?要知道我不但是他的族伯父,而且还是族长呢。这次本来就是他替我们出的头,要是他出了事儿我们不管,我们会被别人骂的。这样对我们的名声也不好,懂吗?”。

更多到,地址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